又一个十字路口的思考

找工作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

——写在前面

22年的岁末,年龄即将又+1,对于男性而言,30+的年龄段非常关键,不能像20多岁刚出校园时那样毫无顾忌压力;也不能只思考当下,而应该为接下来的20年、30年考虑。

已经在火花厂工作了4年半,教育是我打心眼里喜欢的一个行业,而大产运也是我蛮喜欢的一个岗位。但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,我必须做出抉择:在国内,如果不是在体制内的教育系统,或依赖于GR依附于体制内教育系统的公司,很难在教育行业做的深入。

本文基于以上背景,对我想要的下一份工作进行思考。

1 我所处的阶段

人的职业生涯中,不同阶段里,体力、脑力、资本(经验、口碑、团队、人脉…)对工作产出及收益的贡献度应该是不同的,我理想中的状态如下表所示:

职业生涯阶段体力脑力资本
25+(即将结束)820
35+(即将开始)442
45+(未来式)244
55+(未来式)136

我即将迈入第2个阶段。

2 更换工作的代价

更换工作意味着:

  • 失去了4年多的工作经验
  • 公司内的熟人关系

但站在更长远来看,不破不立,我必须迈出这一步。

3 原则

积累,复利,坚持第一曲线。

4 我想要的是什么

幸福感

  • 健康:不能不可持续性地透支身体,要自律健身。
  • 家庭:每个周末要有1天的family day。
  • 心流型职务
    • 自由,个人主控感和个人动机(不是接活执行,不是先有事情再编意义)
    • 资源,无意义的消耗少
    • 难度,难度跳一跳能够到

价值感

  • 积累型岗位,筑高自己的护城河
    • 行业:继续在产业互联网
    • 技能:复杂业务逻辑+策略+数据,完善自己的方法论体系
    • 团队:5~10人小团队
  • 可预期及可见的成果
    • 大厂里的新鲜事,或者是符合国家大方向的新行业的创业公司。
    • 与企业核心价值链距离近,能算明白钱,利润中心。

弥补短板

  • 没有头部互联网大厂及操盘大用户量(>100w)产品的经验
  • 没有中大型团队(>10人)的管理经验

总结下来,找新工作的check list如下:

  1. 平日至少能挤出来1h健身
  2. 周末至少留1天顾家
  3. 心流型:自由度,资源,难度
  4. 产业互联网
  5. 业务逻辑复杂,重视数据
  6. 带小团队
  7. 如果是大厂,大体量产品更好;如果是创业公司,一定符合国家政策大方向。
  8. 与企业核心价值链近,利润中心而不是成本中心。

5 我的优势

  • 从B轮到Pre-IPO的创业公司经历
  • 产品/研发/数据/业务运营多视角经验
  • Global项目经历及双语工作的能力
  • 实战锻造的产品设计及数据分析方法论
  • 结构化、批判性的思维习惯
  • 结果导向、数据驱动的工作习惯
  • 开放、坦诚、共赢的心态
  • 良好、高效的沟通能力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